日期:2013-06-14 16:00:00
為國有資產交易提供“陽光地帶”,這是新時期山東產權交易市場設立的初衷,坐擁山東上萬億國有資產項目資源的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總裁苗偉卻不甘于此,積極為產權市場探尋新的發展空間。十幾年資本市場經驗讓他清楚地認識到,產權市場未來將突破國資,通過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提高市場吸附力,將產權市場打造成為與證券市場并行的、為非標準化產品服務的交易平臺。
國資大省的“陽光市場”
10月底,當苗偉坐在記者面前時,《國有資產法》剛被通過帶來的振奮溢于言表,“《國有資產法》明確指出,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這是第一次明確國資交易必須進場,以法的形式明確了產權交易中心的地位”。
為規范國有企業改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而設立的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從一出生便以國有資產交易的“陽光地帶”為其主要使命。作為山東省唯一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坐擁上萬億國有資產,在資源上得天獨厚。
據介紹,與國有資產相關的交易項目仍為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主打項目,占到八成左右。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不辱使命,較好完成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任務。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共完成國有、集體產權交易項目232宗,交易額111.83億元,國有、集體產權交易項目競價率達到16%。今年以來,山東產權市場整合完成后,掛牌項目競價、溢價率大幅提升。今年1-9月份,中心成交項目43宗,評估值10.09億元,成交金額19.46億元,國有資產增值9.37億元,增值率達93%,競價率達到了30%,這些指標在全國均居于前列。
“隨著山東省產權市場整合統一的完成,國有資產進場交易,面上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解決,下一步將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提高進場率和競價率”,苗偉表示,“原則上就是應進必進,能進則進”。據介紹,山東的國有資產項目正在從經營性國有資產向資源性、行政事業性資產以及國有資產的“角落”拓展,目前,增量產權項目、實物資產、市縣級國有資產項目開拓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突破國資
但是,苗偉對于國有資產業務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過去國資主要是改制帶來的交易行為,此后將更多的是國有資本結構布局調整,但國有資產未來將趨于穩定,完全依靠國有資產的交易,產權交易機構很難發展壯大,必須依托國有資產交易,逐步向其他資產拓展。
苗偉表示,下一步將實現交易標的由國有向民營的轉變,吸引和容納更多的民營產權實現進場交易,實現國有指定性業務和其他業務的均衡發展;此外,還要完成一個轉型,即從主要為賣方服務轉向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不但為標的轉讓方服務,還為各類基金、民營企業、投資者服務。
從目前看,在企業國有產權之外,民營產權、金融資產、行政事業資產等新的交易品種;企業增資改制、投融資服務等業務,都是中心較好的潛在盈利點,且部分新業務市場已經較好啟動。據介紹,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先后為濰坊亞星集團、濟寧水務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了引入戰略投資者服務,其中,為濰坊亞星集團引入了兩家韓資股東,實現增資7270萬元。另外,還為山東省農信社、濟南商業銀行、煙臺商業銀行、工商銀行以及東方、長城兩家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掛牌公告了共計400多個債權轉讓項目,并促成了部分重點項目的成交。近期,山東產權還聯手新浪網、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共同舉辦了私募股權的投資洽談會,這為公司發展壯大PE業務,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打下了基礎。
打造非標產品平臺
產權市場起源較早,但與證券市場相比一直發展較為緩慢。近幾年,以國有資產交易起家的產權機構,隨著國有資產趨向穩定,也在探索持續發展之路。
政治學背景的苗偉站在歷史和哲學的角度來看待產權市場發展。“這個產權市場不是自發形成的,是在政府強制力下形成的,產權市場發展初期必須依靠強制力來形成規模和影響力,但進一步發展卻需要依靠自身市場效應的形成和對資源的吸附能力”。
在這一邏輯下,苗偉開始調整工作重點——從完成國資交易任務轉向完善市場功能、培養客戶的市場習慣。“產權市場,與水果市場、服裝市場從交易上看沒什么區別,市場的目標就是讓賣的能賣出去,信息擴散廣,價格發現能力強。而產權市場與其他產品市場最大的區別在于產權本身具有復雜性,所對應的企業是個活的東西。”
苗偉認為,非標產品才是產權市場的藍海。他分析,目前國內除了一千五百多家上市公司,更多的是非上市公司,目前的資本市場還不能為其提供更好的服務,滬深交易所對大量標準化金融產品提供交易服務,但是對大量非標品種尚無能為力。產權市場作為與證券市場并行的資本市場架構,可以逐步發展成為專門為非標品種提供服務的場所。“不涉及標準化的資本品種,為證券市場作補充,但是占有的資源量可能比證券市場還要大”。苗偉認為產權市場應堅守自己的邊界,“不做證券交易品種,而要尋找我們自己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