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14 16:00:00
國有企業實行外派監事會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在新形勢下探索中國特色國有資產監督體制的成功實踐。從1998年至今,國有企業外派監事會已經走過了十年歷程,為維護出資人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貢獻。
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取得重要成效
國有企業監事會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始終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在客觀報告企業情況、維護出資人權益、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同時,監事會隊伍也逐漸發展壯大,成為維護國有資產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建立了一條獨立于企業的信息渠道,為領導正確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監事會始終把企業執行法律法規情況、財務信息真實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企業負責人的經營行為等作為監督檢查重點,通過“查、看、聽、詢”等方式深入開展實地檢查,檢查結果直接向國務院和國資委報告,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反映企業情況,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區別于其他監督機構的工作方式方法。
據統計,十年來,監事會監督檢查涉及資產70.32萬億元,占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資產總額的75.8%;向國務院以及國資委報送監督檢查報告(稽查報告)和專項報告1622份,揭示重大事項2684件,突出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揭示了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違法違紀違規事件,客觀評價了企業領導班子及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對3239位企業主要負責人提出獎懲任免建議。監事會監督檢查報告已成為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有關部門了解企業真實情況的重要渠道和進行決策的重要參考。2004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每年聽取監事會工作匯報,對外派監事會制度和監事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強化了企業負責人自律意識,維護了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十年來,監事會檢查發現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違法、違紀案件線索合計320件,涉及金額977億元,依照程序移交司法、紀檢、審計機關,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使違紀人員受到了紀律處分,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
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推動了企業的改革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十年來,監事會在監督檢查報告中累計提出改進企業經營管理、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等方面的建議6824條,為促進國有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會計信息質量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穩步提升,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監事會監督檢查表明,十年來,特別是國資委成立以來,中央企業財務信息日趨準確客觀,內控機制建設逐步完善,風險意識普遍增強,集團管控能力明顯加強,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步伐不斷加快,自主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提升,有力推動了中央企業改革發展。
完善了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促進了監督與管理的協同配合。監事會監督作為出資人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納入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是企業國有資產監督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我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的重要發展。2003年以來,根據國有資產監管需要,監事會始終將出資人關心關注的企業投資決策、重組改制、產權轉(受)讓、清產核資、業績考核、薪酬分配及高風險業務情況納入監督檢查重點,對企業執行國資委相關政策規定情況進行有效監督。
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隊伍,為履行監督職責打下了良好基礎。監事會隊伍由十年前的112人發展到目前的312人,增長179%。多數專職監事具有會計、審計、法律和企業管理等專業背景,部分專職監事還是某些行業的專家,形成了一支懂企業、會查賬、作風硬、可信賴的監督檢查隊伍。
外派監事會制度十年收獲寶貴經驗
國有企業外派監事會制度走過的十年,是一個不斷探索、實踐、創新和完善的過程??偨Y十年歷程,以下寶貴經驗需要我們繼續堅持。
一是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國有資產監督的路子,不斷完善監督體制。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需要,始終把握國有企業監督體制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不斷堅持和完善國有企業外派監事會制度,確保監事會工作持續健康發展;按照基本經濟制度內在要求,適應國有經濟發展壯大的客觀需要,始終維護外派監事會的權威性,堅持監事會由國務院或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向國有企業派出,對國務院負責,監事會主席由副部長級國家工作人員擔任,檢查結果直接向國務院或國資委報告,有效發揮監事會監督的威懾作用;依照國有資產監管要求,適應國有企業的改革需要,始終保持外派監事會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堅持不參與、不干預企業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活動,做到監督準確到位,反應靈敏及時,權責明確規范,保證監督檢查有效運行。
二是始終堅持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不斷強化出資人監督。緊密結合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始終把握出資人監督職責,按照企業國有產權結構的變化有序調整監督制衡機制,積極探索實踐外派監事會監督的有效實現形式,逐步從監督國有企業向監督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本轉變,切實維護出資人權益,使出資人監督日趨到位。同時,加強與國資委職能部門的有機融合,建立有效協同工作機制,發揮出資人監管職能的體制優勢,提高出資人監督效率。
三是始終堅持遵循企業發展規律,不斷增強監督的有效性。監事會常年深入企業,深入一線,注重建立實時動態監督機制,加強對企業重大決策和重要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對重大異常變化作出敏捷反應,增強監督的靈敏性;注重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向出資人報告企業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和風險預警等信息,提出相關處理意見和政策建議,不斷增強監督的時效性;注重建立監督成果運用機制,對需要企業自行糾正的問題或需要提醒企業關注的事項,按照有關程序與企業交換意見,督促整改,跟蹤落實,促進企業加強管理,完善治理,不斷增強監督的實效性。
四是始終堅持“六要六不”行為規范,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始終把“六要六不”行為規范貫徹落實到監督檢查的每個環節,堅持學習,堅持原則,堅持紀律。
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外派監事會制度
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監事會工作要與時俱進,強化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督意識,提高監督質量,積極開拓創新,進一步探索實踐國有企業外派監事會制度的有效實現形式。
首先,積極探索監事會監督與國資委監督管理的協同配合,充分發揮監事會監督作用。要牢牢把握出資人監督定位,以全局工作的視野、協同作戰的思維,進一步探索監事會監督與國資委監督管理工作的協同配合,統籌協調監督與管理的關系,加強與國資委機關各業務廳局的溝通,通過建章立制,明確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建立經?;?、權責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使外派監事會工作與整個國資委工作更好地融合起來,形成工作“一盤棋”,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真正形成監管合力,更好地發揮出資人監管職能協同的體制優勢。緊緊圍繞國資委中心工作開展監督檢查,提高監督質量,掌握第一手真實情況,及時報告信息,提供決策參考,甘當參謀助手,增強監督的時效性和靈敏性,充分發揮監事會監督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水平。
其次,積極探索監事會監督與現代企業制度結合的有效途徑,有效履行出資人監督職責。在堅持和完善外派監事會制度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建立與《公司法》、《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法律法規相銜接、與企業股權結構相適應的監督制衡機制,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新型監事會監督體制。深入研究公司制股份制企業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監督對象以及法律環境變化對監事會監督的影響,積極探索國有獨資、國有控股或參股企業,特別是整體改制或整體上市企業出資人監督有效途徑。探索研究履行監督職責與體現出資人監督意志的關系,與不參與不干預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關系,與維護治理結構有效制衡的關系,始終堅持依法監督、出資人監督和獨立監督,做到監督有章、服務有方,發揮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和影響。
第三,積極探索監事會有效監督的新辦法,提高監事會工作的有效性。尤其要進一步研究探索如何加快推進由事后監督向過程監督轉變,探索當期監督的有效實現形式。不斷改進和完善監事會監督工作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與有關法律法規相銜接的良好法律環境;不斷提高隊伍素質,打造思想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監督隊伍,形成監事會監督的堅強組織保證;不斷推進日常監督、專項檢查和年度集中檢查的有機結合,優化配置資源,提高當期監督質量;不斷推進監事會監督、政府以及社會監督機構監督和企業內部監督的有機結合,抓好合力監督,提高監督效率;不斷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和通道,建立企業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真實情況;不斷推進監督、服務和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機結合,監促并舉,共謀發展。